cbam碳关税系统体现欧盟排放交易计划运行原理规范
cbam碳关税系统体现欧盟排放交易计划运行原理规范
CBAM,即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通俗来讲就是欧盟对进口的高碳产品额外征收的一种费用,目的是让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成本与欧盟本土产品相当,避免因不同国家碳排放政策差异导致的“碳泄漏”问题。简单说,就是防止企业为了规避高碳排放成本,跑到环境政策宽松的国家生产,然后再把产品出口到欧盟。
从覆盖行业来看,在2026年全面执行时,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这六大高碳行业被率先纳入其中。
在实施阶段方面,欧盟设置了过渡期(2023年10月-2025年12月)和正式实施期(2026年1月1日起)。在过渡期内,虽不实际征收碳关税,但对进口商申报碳排放数据有着强制要求。进口商需要按季度提交产品隐含碳排放量,并且要细化到具体生产工艺,例如炼钢需明确是采用高炉炼钢还是电炉炼钢的工艺。虚假申报将会面临严厉处罚,2024年就有某钢铁企业因数据不全,被处以高达200万欧元的罚款。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让进口商和出口企业提前适应数据申报流程,为后续正式征税筑牢数据根基。
CBAM的设计契合欧盟的国际承诺与义务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CBAM系统体现了欧盟排放交易计划,其运行原理如下:
CBAM适用于欧盟进口商品的实际隐含排放量,其确定方式与欧盟排放交易计划下欧盟同类商品生产的排放量报告方式相同。
自2026年CBAM确定期生效起,欧盟进口商需购买CBAM证书,该证书的价格与欧盟碳市场下生产商品时应支付的碳价相同。
若非欧盟生产商已在第三国为生产进口商品的隐含排放支付了碳成本,则相应成本可从CBAM义务中全额扣除。
因此,CBAM有助于降低碳泄漏的风险,同时激励非欧盟国家的生产商使其生产流程绿色化,并鼓励各国引入碳定价措施。
为给企业和其他国家提供法律层面的确定性与稳定性,CBAM正在逐步推行,最初仅适用于碳泄漏风险较高行业中的部分商品,包括钢铁、水泥、化肥、铝、氢和电力。
在2023年10月1日开始的过渡期内,报告制度适用于这些商品,旨在顺利推出该制度并促进与第三国的对话。需注意,进口商将于2026年开始支付CBAM财务调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