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对钢铁行业申报减排方案范围标准
cbam碳关税对钢铁行业申报减排方案范围标准
CBAM的行业覆盖范围与减排目标正呈现持续扩展的趋势,预示着全球低碳贸易规则的深远变革。根据欧盟规划,2025年第四季度将启动行业扩展评估,有机化学品、塑料、玻璃等行业有望纳入管控,而钢铁、铝的下游制品(如机械零件、建筑构件)也将逐步进入申报范围。这种扩展背后是减排目标的梯度延伸:从初级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覆盖,意味着减排要求将穿透产业链各环节,形成"全链条低碳"的刚性约束。
在独立工厂进行的钢、铝产品的“精整加工”,其排放是否纳入CBAM核算,取决于这个“精整加工”活动在欧盟是否被纳入碳市场。如果欧盟碳市场覆盖这个“精整加工”活动,那么在核算进口产品的CBAM“嵌入排放”时,这部分排放就算进来。否则就不算。
CBAM规则经过修订,明确表示:钢铝产品的“精整加工”活动的排放到底算不算,取决于EUETS,和EUETS规则对齐。
仍在范围内的进口商获得更广泛的减负
除了微量豁免规则,"综合法案一号"还引入了其他几项关键修正案,为那些仍受CBAM管辖的大型进口商提供了重要的财务和程序灵活性。
财务和时间灵活性: 首次购买CBAM证书的义务(用于覆盖2026年进口商品的排放量)已推迟至2027年2月。 提交年度CBAM申报的截止日期已从次年5月31日延长至10月31日,为企业提供了额外的五个月时间来整理必要的数据。 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进口商必须持有的CBAM证书的季度要求已从其隐含排放量的80%降至50%。
简化的流程: 改革还通过允许进口商将报告义务委托给CBAM代表(可以是合格的第三方顾问),从而简化了合规流程。 在一项关键的程序性变更中,欧盟委员会还将修订默认排放值的规则。 之前最具惩罚性的默认值是基于表现最差的欧盟设施的平均值,现在将被一个不那么严苛的基准所取代,该基准将基于10个最高排放出口国/地区的平均排放强度。 新规则还将非煅烧高岭土和铝、钢的特定精加工过程排除在CBAM范围之外,使该机制更紧密地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方法论对齐。
非欧盟国家的碳成本: 欧盟也在积极敲定承认已在非欧盟国家支付的碳成本的规则。 这项正在进行的“征求证据”活动旨在通过允许进口商在能够证明在国外生产期间已支付碳价的情况下扣除相应金额,来防止双重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