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M碳关税认证对适用范围企业出申报报告规则机制
CBAM碳关税认证对适用范围企业出申报报告规则机制
距离全面实施仅剩不到两个月时间",这一行字正悬在许多中国出口企业的头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1月1日结束过渡期,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于向欧盟出口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能等产品的中国企业而言,这已不是遥远的预警,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挑战。
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是欧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碳泄漏、推动绿色转型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CBAM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对从非欧盟国家进口的高碳排放商品征收碳边境税,迫使全球其他地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避免欧盟内企业因严格环保政策而面临不公平的竞争压力。
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UETS)是欧盟用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市场机制,旨在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来激励企业减少排放。CBAM与EUETS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步机制:CBAM将逐步与EUETS接轨,进口商提交的碳排放报告将基于EUETS的排放核查标准。• 碳排放配额:如果进口商在进口过程中已经购买了欧盟的碳排放配额,他们可以在CBAM的碳税中获得相应的减免。
这种机制确保了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标准逐步统一,有助于减少碳泄漏现象的发生。
过去两年多的过渡期内,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对欧出口产品隐含碳排放数据的季度报告,相当于一场"规则演习"。但从明年开始,游戏规则将发生本质变化:进口商必须为其进口产品的碳排放购买对应的CBAM证书,费用直接与欧盟碳市场价格挂钩。